我想真是怒到,心裡想著的,始終是這個字眼。

在那個情境底下,到底誰有資格跳出來說話?
我認為那並不是身份的問題,而根本是"關係"的問題。

大家都不想當壞人、大家都考量面子、情感、自己想要的,
在當下的空間中,一個人的聲音永遠都只會是一種抱怨的態勢,
成不了氣候,也不會真正發揮什麼作用。

由此悲哀的想著,其他沈默的觀眾們,
不正在默許這種吵鬧行為的正當性?
如此一來,跟所謂的共犯結構又有何差別?

空間要怎麼用,私以為是有個共識的,
但今天看來這個共識是隨個人而定,沒人想真正改變什麼。

這樣的話,那的確也不會影響什麼。

當然,眼前沒有什麼事比論文重要,
在此大原則之下,所以我何不放棄堅持和原則?
反正沒人想解決嘛…

(簡直是怒到理性一整個斷裂…*喃喃抱怨*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liw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