任何知識都只是局部有效的,
諾貝爾獎帶來的危險是,使社會盲目崇拜某一種局部有效的知識,
而助長、縱容它濫用權力 --海耶克(F. Hayek)

**********

如果知識在推波助瀾下,成為一種集體信仰,
那麼是否意味著,誰掌握知識誰就是新的權力階層?

顯然社會現實並不完全如此,
奠基於既有的社會階層不平等,
原本的權力與新興的知識,
始終還是有極大的比例由權力階層掌控、操弄,
而即使有機會取得,也不見得能保證能晉升,
社會資本,或者所謂的「關係」,依然是重要的媒介與推手。

因此新的課題或許就會轉向成:如何去建立「有效」的關係?

信任、規範、親密、來源的多重性,
我們自由的選擇關係,也許一併刻意的經營某些關係,
在必然的交換行動中,試圖花最低的成本得到最多的資源,
進而讓自己所處既有網絡中的地位成為重要的節點。

**********

其實本女王非常、相當討厭把關係搞的那麼"功利"導向的。

或許是因為個性或許是因為待的環境,
我的小小腦袋總想不透為何總有人能夠那麼算計,
精確到甚至能夠預期過程和結果。

這一切是否太神奇?

也許想要繼續走學術這會成為必要的訓練,
畢竟這個圈子資源比其他行業侷限到有限,
如果放棄了手中有的,可能就什麼都沒有了,
如果不努力讓自己的表現與眾不同,就難有立足之地。

而說到底,也許,「虛榮」,是最終的原罪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liw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