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邊一堆在寫blog的傢伙,其特色主題相差甚遠,
那麼會讓大家開始寫blog、背後隱藏在結構中催動的機制,
是濡染效果還是結構同型?

(天外一棒:叫你不要亂用理論沒在聽?吭?!)

基於胡思亂想的揣想,會不會是在物以類聚原則的前提下,
有些人會因為你儂我儂而開始書寫?
某些人會因為上下交相賊的在檯面下較勁所以開始各自埋頭苦寫?

那這樣寫能幹嘛?得到心靈撫慰?社會支持?還是促進世界和平?
(也許只是為了得到更多的愉悅…囧)

我覺得讀理論最好玩的地方是,有個東西可以拿著不斷的想像,
噢,甲說這現象其實是怎樣怎樣,乙馬上唬的跳出來拍桌子說明明是怎樣怎樣,
而我現在正在旁邊認真的點頭當稱職的會議記錄,
有一套整合的資料擺在適合的資料夾裡面,有適合的位置和適合的高度,
想回答為什麼就有東西可以對照比較。

配料現在還差滿溢出來的好奇心,但因為我是夜貓所以要衿持忍耐不然就…
(成語也可以這樣亂用嗎?)

沒想到這幾年來期待的,也不過就是這種全力燃燒投入的戰力/顫慄(?)。
諷刺的是,讀的這麼多(?),理解的時間卻這麼長。

還有,要有耐心,耐心是讓論述有條理的基石,(那個誰會拼「撒哩」這個字?)
不管是書寫或是做事方式及態度上。

以上,佛曰不可說。

(記憶體不夠到一整個不正常亂跳亂飛,自動去仆街again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liw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